“这话没毛病,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点本事傍身总是好的。”
对于白笙,杨林一直当做亲妹妹看待。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林想要让白笙学会更多的谋生技能,这个年代的女子做任何事都会受到很大的掣肘。
即使再有学问,也不能入仕为官,所以杨林觉得还是培养白笙如何做生意,这样以后也好帮着管理夫家的家业。
做一个被人需要的人总好过做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要强。
说干就干,杨林立即喊来建筑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想去建一座歌剧院,同时婉娘也开始招聘一些学员,主要是以女子为主。
玉溪坊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虽然这个歌剧院还八字没有一撇,但是前来应聘的演员很多。
说是演员,在这个年代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戏子”或者叫“伶人”。
虽然社会地位低贱,但是也要分人。
有些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她还会在意这些吗?
想要成为演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一点就是身世要清白,其次年龄不能太大,还要得到家人的应允之后才能应聘。
应聘之后还需要系统学习文化功课。
不然你剧本都看不懂怎么表演。
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不过婉娘做起来井井有条,她天生就适合做商人。
杨林现在也给自己找到了活干,那就是帮剧院写剧本,什么白蛇传,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杨林都准备将其搬到舞台上。
同时,杨林还让工匠制作一些特殊的道具,用来烘托舞台气氛。
就在杨林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魏王又跑来了。
见到杨林第一句话就是问杨林钱准备好了吗?
气得杨林差点关门放狗。
“小子,别以为你写了一个什么狗屁不通的方案就想让本王放你一马,银子你最好准备好了……”
坐在一旁的赵蒹葭闻言不解地看向两人:“父王,什么银子?”
魏王哑然,杨林没有告诉赵蒹葭这事吗?
杨林本来不想说的,但是看不惯魏王那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脸,于是装作一副苦瓜脸说道:“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