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然闻言眉头一皱:“父王,我还是觉得你这样做有欠考虑,外人知道还以为我们魏王府卖女儿呢!”
魏王脸色一黑:“什么卖女儿,老子这不是为你着想吗?另外这事是让高建武去办的,不会走漏风声,再说你以为那小子会乖乖捐钱?”
“什么意思?”
赵卓然就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不简单。
魏王冷哼一声:“那小子就是属驴的,你不在背后找鞭子抽他几下,他就不会动,你看着吧,要不了几天那小子就会想出办法解决关内道和北境面临的难题,并且还不会花他一文钱,说不定那小子还能从中捞取一点好处。”
“你是不是太高看了他?”赵卓然对于杨林拱了他家的白菜一直耿耿于怀。
“是你他小看他了,等以后你登临大宝,那小子就是你的左膀右臂,现在为父先帮你调教一下他,避免以后你压不住他。”魏王缓缓说道。
赵卓然倒是不以为意,他承认杨林有点本事,但是还没到他不能掌控的地步。
……
玉溪村,杨林并不知道他又落入了魏王的圈套,他将那封信转入信封让人送去上京交给魏王。
关内道的问题并不是钱财就能解决的,在封建社会,一般出现这种大灾之年往往都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期。
杨林相信,你即使给那些灾民钱和粮,他们都没有地方去种庄稼。
这时候他们就要依附在豪绅地主之下,要么成为佃农,要么继续“流浪”。
所以那些钱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倒腾一手,又进入豪绅地主的手中。
灾民也不过是换个身份存活罢了。
对于那些失去土地的灾民来说,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等着他们,那就是“移民”!
北境三州十二城现在只有应州城恢复了生机,其它地方还是一片荒芜。
那里有太多的土地去安置这些灾民,并且还能为北境注入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玉溪商会如今正在应州建立毛纺织厂,古往今来纺织业都是最需要劳动力的地方,而那个鬼地方恰恰最缺少的就是人。
杨林之前还在想要怎么挖人呢,现在好了,只要说服朝廷将关内道的灾民搬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