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36章 评价赵构(2/3)
当了皇帝后,他再也保持不了“无欲则刚”的心态,他需要考虑衡量的事情太多了,不得不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所以他再也没有当初进入金军大营时的勇气了。

    特别是经过“苗刘兵变”后,他更如惊弓之鸟,感觉身边危机四伏,危险重重。

    从此对武将也失去了信任,时时加以提防打压,这次兵变对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了。

    岳飞之后的悲剧,或许也正是由于这次兵变埋下的伏笔。

    其实从公理上来讲,赵构这个皇帝确实不赖了。

    对比后面拉胯的南明,就知道拾旧山河,拉一套文臣武将稳住政局,有多么不容易。

    不过实话实说,南明所面对的局面确实比南宋要惨的多。

    当时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不在国家手中了。

    什么张献忠,什么李自成,北边还有满清虎视眈眈,可以说与南宋的局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军事方面来讲,靖康之难后,宋朝的野战军都还处于完好的局面。

    西军也好韩世忠也好,还有不少成建制的野战部队没被干掉。

    但是大明的野战军被一系列骚操作送的差不多了,死的死降的降,剩下一群匪兵乱民打正儿八经野战军,就算人数差一百倍也没用,一样一触即溃。

    这也是为啥南明时候战斗力最强的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部队,因为这些人不止吸收了大明的部分野战部队,并且就算流民打了那么多年也是老兵了,有战斗力有组织度,而南明那堆皇帝手里都是啥玩意呢,溃兵、土匪、烂透了的卫所兵,拿啥打?

    至于说财政方面,那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靖康时的宋朝财政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宋徽宗大搞享乐主义大搞面子工程,问题是自上而下的,但税收系统没烂透,基层官僚系统还没烂透。

    江南巴蜀有造反的但是没成什么气候。

    赵构一路跑到扬州又跑到杭州,但是流亡小朝廷仍旧能收上来不少税款粮食。

    有钱、有可战之兵,就还能苟。

    而南明就没这待遇了,崇祯时官僚系统、税收系统就自下而上早烂透了,江南两广这些最繁盛的地方并没有提供强劲的赋税粮草。

    到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