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的新钞就能从中兑换出相同的钱币来。
这一系列的东西都让京城百姓们逐渐接受了新币的施行。
甚至在买东西的时候,由新钞进行购物,那就是真正的一分钱一分货,就算想要进行大额交易时,也只需拿出一叠新钞即可。
存放在身上十分的轻便,不似铜币和银子一样沉重。
渐渐的,京城竟掀起了一股新钞热。
所有达官贵人的家眷和小厮都以使用新钞为荣,那些还在使用铜币和银两的人被其视作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乡下人。
这样的风潮也由过往的行商们逐渐带到全国各地。
朱元璋相信,用不了多久,新钞就能彻底取代旧时代钱币,在大明普及了。
做成功了这么一件事,他自然也要开始着手新学的改革措施。
随着他思想的越来越先进,是真正觉得朝堂上那些八股取士的臣子思想是如此的愚昧。
哪怕有些新潮思想出现,也会在瞬息之间淹没在八股文的浪潮中。
对于这些人来说,先师孔孟是要尊敬的,之乎者也是要念的,仁爱友善也是要提倡的。
但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欺压百姓,鱼肉乡里。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新学出现后就能杜绝这一现象。
实际上这种情况与人性有关,无关新学旧学。
但总归来说,日后的种种改革势必都会触及旧时代官员和地主的利益,想要自上而下达到朱元璋想要的效果,从新学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姜饼这里,他又学到了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以拼音来简化汉字学习难度等等。
回想起当初学习各式各样的文章,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句读的划分了。
韩愈《师说》中也提到过,当时的中晚唐时期,达官贵族家的孩童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样让人痛心的情况。
实际上,并不是人们不想学习句读划分,实在是对于以前没有标点符号的时候,看大段大段的文字简直就是要命。
稍微句读划分错误了,文章就产生了天差地别的含义。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的学生看来,句读和认字就是学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