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03章 等我燧发枪出来了就去练手(2/3)
产的钢铁量,够用就行了,没必要与民争利。

    当时,有官员发现新铁矿,建议皇帝立即收归国有,结果马屁拍在马腿上,被朱元璋直接流放海外。

    不过明代的铁匠户,服役最繁重的,一年时间有半年给官府做工。

    那些服役最轻的,五年时间就只有半年给官府做工,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分配。

    正是这些有利因素,导致明代的冶铁炼钢技术,达到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也达到当时全世界的巅峰。

    不过现在嘛,自从开始了革新之后,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被老朱给笼络了起来。

    曾经的什么铁匠户啊,木匠户啊的身份一下子就高了许多,服徭役也改成了由国家补贴一定的份额,这大大增加了这些匠户们做工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专人一段时间内给他们进行突击学习。

    有了拼音的存在,至少认字是简单的多了。

    只要能基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字也就够了,其他的没必要,又不是考科举。

    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自身行业系统性的学习。

    由于老朱搞出了个什么考试制度,限制在每个行业之内的竞争,搞得好的,能捞个一官半职的做。

    虽然现在各匠户籍的身份都提高了不少,但自古以来做官都是最大的诱惑,这些家伙们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一杆燧发枪的重量在4到5kg左右这个样子,其中去除了枪身枪托这些不需要铁的地方,大概需要3kg左右的铁,那按照原铁翻一倍的量来算,也就意味着一杆枪需要铁6kg左右。

    洪武年间按照年产钢铁9000吨来计算的话,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年都能生产近百万支枪。

    而且这种东西并不复杂,有了流水线之后,大概一个月就能制造完成。

    再算上工匠资源和生产线这些因素,一个月正常的产量大概在个几万,倘若开动马力全速生产的话,十几万也不是问题啊!

    朱元璋和朱棣稍微一计算,瞬间吓了一跳,原来我自己这么强吗?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姜饼却笑道:“这才哪到哪啊,等到工业化搞起来了,那才是真正需要大规模用铁和钢的时候,不只是这些,其他各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