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133章 无声的对抗(2/3)
    偏偏遇到的阻力却无比的巨大,以至于后面变得心灰意冷。

    嘉靖明白,如果自己在这样一味蛮干下去,下场不会比堂兄朱厚照好多少。

    今日是宫女暗杀,明日呢?后日呢?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嘉靖想明白了,你们不是能吗,那我索性撂挑子不干。

    这朝会谁爱开谁开,老子是不伺候了。

    躲在南宫中安安心心的修仙问道,多好。

    当然了,嘉靖不是傻子,之所以敢这么干,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打的好。

    从什么内阁啊,锦衣卫啊,东厂西厂等等,足以让他的皇权做到即便不出宫门,也能尽可能知天下事的局面了。

    甚至就算摆烂,嘉靖也没摆的太彻底。

    奏折照看,工作照做。

    只不过和以往的坐班办公,现在变成了居家办公罢了。

    比起孙子万历那种直接消失,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

    很多形象中,嘉靖代表的都是无道昏君的模样。

    实际上,他却是整个大明朝为数不多几个清醒的皇帝。

    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对于海瑞《治安疏》中的训示就很清晰的表达了这一点: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

    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姜饼说完,嘉靖用看知己的眼神看着他。

    好!

    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