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生怕被锦衣卫盯上。
……
汪广洋府邸,一扫前几日的凝重,此刻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厅内,阳光透过镂空窗棂,洒下斑驳光影,映照着众人喜笑颜开的面容。
“哈哈哈哈!妙!妙啊!”胡桢捻着胡须,抚掌大笑,
“锦衣卫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那些造谣生事的鼠辈,这下可吓破胆了!”
吴沉也忍不住击节赞叹:“安国公这一手,高明!实在是高明!”
“不仅平息了流言,还让百姓们对朝廷更加敬畏,一举两得啊!”
方孝孺坐在椅上,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只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
之前的担忧与焦虑,此刻都烟消云散了。
“诸位大人,锦衣卫虽能震慑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方孝孺放下茶盏,缓缓说道,
“要彻底扭转舆论,还需从根源入手,正本清源。”
汪广洋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奉和所言极是。”
“锦衣卫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要让百姓们真正明白是非曲直,还需靠教化,靠引导。”
“奉和,你有何良策?”胡桢看向方孝孺,问道。
方孝孺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他站起身来,
走到桌案前,拿起笔,蘸饱了墨,
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挥毫写下几个大字。
“诸位大人请看!”方孝孺将宣纸展开,
上面赫然写着:“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我打算在《儒报》上,发表一篇社论,”
方孝孺目光炯炯,语气坚定,
“就以这八个字为题,详细阐述皇上施政的仁德,驳斥那些流言的荒谬之处。在诉说安国公的种种善政……”
“让百姓们明白,谁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
“好!好主意!”吴沉拍手叫好,
“奉和兄这一手,可谓是拨云见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胡桢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嗯,此文一出,定能起到振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