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才是幕后黑手,早晚要篡夺大明江山!”
“把淮王遇刺的旧账也翻出来,总之,要把这潭水搅浑!”
“是,恩师!”众门生齐声应道,纷纷领命而去。
李善长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
汪广洋府邸,深宅大院,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与官宦气交织的独特韵味。
正厅内,气氛却不似往日那般轻松,反而带着几分凝重与思索。
胡桢,这位向来以稳重着称的老臣,此刻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吴沉则在一旁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他们将方孝孺请来,是为了问他一句准话:他还支不支持淮王?
“诸位大人,孝孺之心,始终如一。对淮王殿下的忠诚,绝不会有丝毫更改……”
嗯嗯,
众人面露钦佩之色。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能有这份坚持,实属难得。
汪广洋捋了捋胡须,目光落在了手中的那份《大明晚报》上。
这份新鲜出炉的报纸,墨香犹存,却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着整个京城的风云。
几人传阅着报纸,看着上面关于老朱的种种报道,以及那醒目的《大诰》版面,一个个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将皇上的言行举止,如此详细地公之于众,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沉默良久,方孝孺眼中忽然闪过一道亮光,他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诸位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几人连忙看向他。
“既然安国公能办这《大明晚报》,我们何不也办一份报纸?就叫……《儒报》!”方孝孺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我们可以用它来宣扬儒家思想,教化百姓,引导舆论!”
这个想法一出,顿时让几位老臣眼前一亮。
是啊,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用报纸来传播思想,这可比传统的说教方式要有效得多,也更容易被百姓接受。
几人越想越觉得可行,纷纷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