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惟庸这样干,就不怕不得好死吗?”
“呵呵,你们以为是胡惟庸?傻啊!”
“难道是……?”
“嘘!”
“唉,管他呢!都这样了!”
“你们听说了吗?皇上在朝堂上问群臣,知不知道青出于蓝、蓝必胜青的奥妙啊!”
“那有什么奥妙?”
“青出于蓝、蓝必胜青,就是说蓝家要代了朱家啊……”
“这?太扯了吧?”
“那为什么不杀蓝玉啊?!”
“谁说不是?你们还不知道啊?青字,可以拆成十二月,也就是年日啊,下面又有一个月字,不就是明吗?”
“嗯嗯,就是说,大明是出于蓝家的功劳,以后蓝家还要拿回来……”
“这?……”
“那皇上怎么不杀蓝玉啊?”
“原来蓝玉也早有野心啊?”
“……”
苏尘在全城瞎逛,无论走到哪里,京城百姓是一边带着怨气,一边谈论“青出于蓝”这句话。
卧槽!
蓝玉是倒了血霉了!
胡惟庸简直太饿恶毒了!
他也知道——
自古以来,但凡字谜这类东西,一两个字,甚至一两个笔画,只要带着大量的暗示,就会具备传播爆发力。
所以,
当朝臣们把“青出于蓝”这个哑谜传出来之后,整个京城就沸腾了。几乎是人人在谈,家家在猜,变成了一个全民的谜语!
更可怕的是——
胡惟庸的党羽在背后推波助澜,把百姓的怨恨,转嫁到了“青出于蓝、蓝必胜青”这句话上,让蓝玉成了唯一的宣泄口。短短几天,几乎是人人喊打喊杀了。
因为只要是个人都会想:高启那个诗文,说是谋反,那纯粹就是冤枉,但蓝玉这个,明摆着就是暗藏野心啊!为什么文人死了,蓝玉没死?这哪里还有公平啊?
这种情绪被胡惟庸的党羽利用,短短两三天,就充斥了整个京城。
“玛德!”
“这样搞,那是真正的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