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制冰唐末就有,可像你这么大量制冰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不是没办法么?咱们又不像圣上,宫里每年都有大量的冰块储存,自然不会去用这个法子。”
张启说的也是一个事实,硝石不仅是管控品,还是危险品,所以没有被普及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宫里自然不会用这个法子,若是出了事情,可就不得了。”
张启连连称是。
“不过我突然也想到一个生财的好办法,你参考参考。”
王举正觉得张启既然掌握了这门技术,不如趁势开个专门制冰的作坊,把制作好的冰块储藏起来,到来年夏季卖个好价钱。
张启觉得这个提议倒是没有问题,只是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储藏冰块的场所,一个是硝石的供应。
“储藏冰块的场所不是问题,沿着汴河出城,在岸边找个空旷的地方,挖个大地窖,再盖个大屋子隔绝热气便是。”
张启想了想,这个方案似乎可行,但最大的问题时硝石的供应,按照王举正的设想,这硝石的量可就不是一百斤了,上千上万斤都有可能。
“张启,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
在快活林翻修之前,王举正就在谈一笔大买卖,正是跟矿石有关。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跟彭城的利国矿业打交道,我想用手中的交子储存金扩大他们的开采和生产,换取他们日后的民间优先采购权。”
张启倒是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道道,详细问了起来。
王举正解释道,大宋的矿业开采多以民采官税的方式,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官家管理,收取一定的费用,承包给个人开采。
承包人每年除了给官家提供定量的铁矿,剩下的可以自由买卖。
“我也是了解到他们有扩大开采和生产的想法,这才有了加入的想法。”
“这倒是一个发财的好路子,可跟硝石又有什么关系呢?”
硝石矿跟铁矿又不在一个坑产出,张启自认为这不能给制冰带来什么帮助。
王举正接下来的解释,让张启也是眼前一亮。
利国矿业的大掌柜钱利国,刚好在山西又拿到了硝石矿的开采权;山西又是王举正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