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看着眼前这稚嫩又贴心的幼子,心中一暖。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温声道:“不用,小十五真懂事,放那吧。”
永琰得到夸奖,小胸脯挺得高高的,愈发来了兴致,坐在那儿开启了他的“话痨”模式。
一会儿讲讲自己在外面看到的新奇花草。
一会儿又手舞足蹈地描述着偶尔飞过的漂亮小鸟,那叽叽喳喳的模样。
仿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倒是给这略显沉闷压抑的船舱,带来了不少欢乐,乾隆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松开了几分。
紫薇见此,悄然起身,莲步轻移,回了自己房间。
不多时,她怀抱一架古朴的瑶琴折返而来。
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琴弦在舱内微光的映照下,仿若丝丝银线。
紫薇款步走到船舱一角,轻轻将琴置于桌上,缓缓坐下,素手轻抚琴弦,调试了一番音准。
随着她指尖灵动地拨弄,悠扬的琴声仿若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
那琴声时而婉转,如泣如诉,似在诉说着对乾隆身体的担忧;时而激昂,仿若鼓舞士气,盼着他能早日康复。
音符在空气中跳跃、流淌,交织成一曲治愈人心的乐章。
一旁的萧云听得入神,片刻后,也微微启唇,婉转的歌声随之响起。
她的嗓音清脆甜美,如同山间欢畅的百灵鸟,此刻却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婉与深情。
歌声与琴声相互呼应,仿若一对默契的伴侣,翩翩起舞。
她唱的是一首民间的小曲,歌词质朴却饱含深情,大意是愿乾隆安康顺遂,病痛全消。
每一个吐字、每一个转音,都倾注了她对乾隆深深的关切。
乾隆半靠在床头,静静地聆听着这琴音与歌声交织的美妙旋律,眼神渐渐变得柔和而沉醉。
看着眼前这些用心陪伴、悉心照料自己的孩子和爱人,身上那钻心的伤口似乎都没那么疼了。
仿若被这温情脉脉的氛围注入了一剂良药,缓缓驱散了伤痛带来的阴霾。
一时间,船舱内只有悠扬的乐声、动人的歌声,以及那丝丝缕缕、萦绕不散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