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话唠,明明一句很简单的话,他非得重复个几遍才肯罢休。
就比如现在,他就围着赵二牛转悠,小嘴巴还不停地在嘚吧嘚吧的。
“阿爷,来年,咱家,要多种,南瓜。”
“宝儿,妹妹,说了,阿爷,吃,南瓜,好。”
赵二牛:……
还他的宝贝乖孙来!
“阿奶,”郑仓边吃边嚷嚷,“这个南瓜太好吃了,阿奶也吃。”
“好,阿奶吃,仓儿也吃。”周老婆子给小孙子夹了一块儿南瓜,自己也吃了一块。
“嗯,阿娘,宝儿妹妹说了,这个南瓜最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是个好东西,能当饭吃,也可以做菜,”周老婆子说道,“有银啊,来年别忘了到紫家订种子。”
“知道了,阿娘。”
“有金家的,有银家的,你们也吃。”周老婆子看到两个儿媳妇都在忙着喂孩子,自己反倒是没吃上几口,就赶紧说道。
魏霞和于杏花对视一眼,笑着说道:“知道了,阿娘,我们吃着呢。”
这样的日子,家庭和睦,她们就算不吃,也是开心的。
至于其他没有领到南瓜的人家,则是快要馋哭了。
“好香啊。”
“这就是那什么南瓜的味道吗?”
“该死的,今天怎么到处都是甜香的味道?”
“阿娘,我也想吃。”
“吃什么吃……”
饿死鬼投胎的吗?
她难道就不想吃吗?
赵康家。
“哟,三婶和四婶回来了,”秦小花倚着门框,嘲讽道,“这是又白干活,不给工钱,拿了这么一个破瓜回来凑数?”
许多余和王小雨都脸色难看地回了家,咣当一声关上了房门。
两人谁也没理睬秦小花。
许多余是赵康的三儿子赵钱的妻子,今年三十七岁,杏花村人。
王小雨是赵康的四儿子赵旺的妻子,今年三十二岁,王家村人。
她俩在紫家做活计的这几天,天天都会受到来自大房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