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烤鸭以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而深受无数人的喜欢。
那么毫无疑问,烤鸭家族中最辉煌的绝对是全聚德,也就是老北京烤鸭的创始者。
据说“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早先只是个经营生鸡生鸭生意的小商,积累资本后开创了全聚德烤鸭店,聘请了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一位烤鸭师傅,用宫廷的“挂炉烤鸭”技术精致烤鸭,使得“挂炉烤鸭”在民间繁衍开来。
全聚德采取的是挂炉烤法,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然后往鸭肚子里面灌开水,然后再把小洞系上后挂在火上烤。
这种方法既不会让鸭子因为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让鸭子的皮胀开不被烤软,烤出的鸭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鸭最好吃的部分。挂炉有炉孔无炉门,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用明火。果木烧制时,无烟、底火旺,燃烧时间长,因此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颜色呈枣红色,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并带有一股果木的清香,细品起来,滋味更加美妙。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这种烤法才叫北京烤鸭。
比起挂炉烤鸭,以便宜坊为代表的焖炉烤鸭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没那么深刻了,但其实追踪硕源,创始于明永乐年间的便宜坊焖炉烤鸭,相对于全聚德的名气,历史更早,至今已近600年历史。
所谓“焖炉”,其实是一种地炉,炉身用砖砌成,大小约一米见方左右。
制作方法最早是从南方传入北京的,特点是“鸭子不见明火”,由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
因为要用暗火,所以要求具有很高的技术,掌炉人必须掌好炉内的温度,温度过高,鸭子会被烤煳,反之则不熟。
用焖炉烤出来的鸭子,外皮油亮酥脆,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鲜美。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烧秫秸的焖炉早已改成了电焖炉,因此使用焖炉的烤鸭店越来越少,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全聚德挂炉的烤制方法。
再者,从口味上来说。
虽然焖炉烤鸭做出来口感更嫩,鸭皮的汁也明显更丰盈饱满些,但挂炉烤鸭带有的果木清香,似乎更能让人体会到人类最早掌握的“烤”的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