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就走到头了。
借着月光,陈东再次拿出图纸,心里也有点吃不准。
测算的肯定没错。
吴家沟三面高,只有西面偏低,地下河一定在这方向。
难不成,河水还能从低向高啊?
就在这时,陈东看见河道中间一块大石头,本想着做上去歇歇脚,可手刚搭上去就觉得不对劲。
凉!
出奇的凉!
这石头在外面晒了整整一天,即便是到了晚上,表面也应该是温热。
陈东一愣,顺着石头再往下一摸,竟有些潮湿!
片刻,陈东铆足了劲儿把巨石推开。
巨石的下面,果然是一块潮湿地!
陈东登时心头一喜,把源头找到了!
地下河的源头像个喷泉,水是从更深的地下往上喷,所以只有源头处能看到洇水痕。
这源头就像龙脉似的,没点真本事还真找不到。
陈东是发自内心感谢吴全友,要不是他带人挖井,他还真不知道地下河改道。
找到源头就好办了。
从图纸上看,现在和终点已经链接在一起。
陈东要做的,就是把这地下河的水引过去。
有了之前的经验,现在就好办很多。
先挖开一条长沟,再回去打一些铁管,最后埋在地下,绝对没人能发现。
或者说,在这些村民的世界里,根本想不到水还能从地下走。
这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这次和之前不一样。
这次距离远,而且源头水的压力相当大,稍微不注意,整个管道都容易爆裂。
回去以后,陈东先按照原来的办法做出几个套筒。
套筒外面还要加上一层铁皮,中间的缝隙用草木灰混合沙子填充。
减少两个管道中间的缝隙,就能提供更多的下压力,从而对抗水流带来的压力。
在陈东忙碌的时候,吴全友也没闲着。
由于帮手的增加,导致井挖的很快。
即便碰上坚硬的岩石层,也能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完。
触碰到岩石层的时候,地下水的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