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早就被打扫干净,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按吴全友的话说,这代表生产队形象,是脸面问题。
无论如何都要体面。
对于这一切,押运员如实记录。
来之前,刘青天就给所有押运员开过会。
到了生产队,先看看村社什么样。
村社好,民宅也好的,这是最好!
民宅好,村社不好,这是其次!
可如果是的,村社油头粉面,民宅一片狼藉,这就是作死!
吴全友哪知道押运员会记录这些,只顾着如何用最少的人口,拿到最大的资源。
这老小子一肚子歪心眼,眼珠子一转已经有了办法。
他让所有人都做好三个装扮。
比如说王二,刚来的时候保持正常,等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把脸弄得脏一点,第三次把衣服弄破一点。
整个生产队的人都这么操作,蒙混过关没问题。
这押运员年纪小,本来就没啥经验,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短时间内不可能分辨出人数。
到时候吴全友再放几个烟雾弹,估计也没啥事。
……
交代好一切,吴全友回到村社。
他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人不能一次性到齐,只能分批次来。
押运员倒是没多想,让人挨个进来。
每进来一个,押运员就画上一个竖线,等所有人都进来了,押运员仔细查了查,一共158人。
人口不少!
按照上头的要求,这次带来的物资显然不够,只能先把东西放下,回去以后再申请。
这可让吴全友乐开了花。
这初出茅庐的牛犊子,拿什么和千年的狐狸斗?
押运员叫人把东西卸下,连口水都没喝,便赶着骡子回去复命。
路上的时候,他越想越不对。
来的时候,刘青天特意嘱咐过,所有的物资都超标20。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生产队有100人,刘青天就准备了120人的物资。
所有生产队都有剩余,怎么到了吴家沟反而不够?
统计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