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内心不是滋味。
青玉在宝墩新城生活了十多年,阅历也许不是太丰富。从学识储备来说,她比眼前这个20岁的矿主长子多的多。
在城内,关于上古时期的书籍,比如《尧典》、《舜典》、《虞书》、《皋陶谟》等,她随时可以拿来翻阅,《黄帝内经》她同样听大学士莫长青讲过,只是没这个兴趣深究,她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她记得老弟青云念到过关于大禹的传说。
于是嘴里念叨:“青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她明白,这是《山海经》记载的。
阳柯泉于是问道,“大禹是谁呢?”青玉也是似懂非懂,她把她知晓的大概讲了一遍,说道:“大禹是二千年前一位帝王,他是黄帝的后代,跟黄帝一样有经纬之才,继位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治理国家很多年后,在涂山召开了“问责与自责”的大会,因为九州各地贡献的青铜太多,于是仿照上古先帝打造了九个青铜鼎,鼎上铸满各地的风物人情,山川河流,奇珍异兽等,待九鼎铸成以后,全部集中到大都阳城,这些青铜鼎威武霸气,气象宏伟,彰显着国家的昌盛,同时寓意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是大禹一统天下的象征。”
阳柯泉似乎对统一天下并无多大兴趣,只是说道:“他做了哪些对后人有益的事呢?我记得好像有本《黄帝内经》,就是黄帝留给后人的医书。”
青玉对矿主公子刮目相看,她睁大眼睛盯着他,表示不解。在她看来,不管是矿主阳北贤还是他弟弟阳臻麟等,或者保墩城的青海,他们对权利的欲望,简直是寝食难安,渴望至极。哪知道,眼前这位跟那个憨头小子乔一一样,视权利为无物,或者说,至少把权利与名誉等看得很淡。
青玉继续说道:“你刚刚不是说,人们要提前治水吗?圣贤大禹留给后人就有宝典《大禹天书》啊,里面全是他治水的经验,据传,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治水英雄。我记得有智者说过,龙门山有九条江,都是大禹开凿或者疏通的。圣贤说‘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