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 第141章 救厂里燃眉之急(2/3)
有自己厂里的证明材料,以及杨书记给他开的证明材料和介绍信。

    但是这么多物资,难免让人眼红,就是给你扣下来,咋整?

    直到列车进了沈阳编组站,长海的心才放下一半。

    即使是这样,长海神经也紧绷着,援朝和孙小欠也知道咋回事儿,都打着十二分精神。

    好在有同车的同事们下车去寻么些特产,二货三人组把钱和票给同事,让他们帮忙捎一些回来。

    二货三人组真没想到,他们的同事们本事也很大,给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还真不少,而且还很有特色。

    “特拉古斯香肠,但是数量有限一人就半斤。庆丰糖果厂的牛轧糖,就是后来沈阳特产不老林糖的前身,一人也是半斤。最牛逼的是一人十张杨家吊炉饼。这可是纯白面饼呀!太难得啦!”

    虽说长海不见起能看上这些东西,但是在这个时期能淘换到这么多紧俏货,那是很不容易的。

    这次他们谁都没吃,都装了起来留着拿回家。谁好意思装基巴灯在火车上吃这些玩意儿?你家里得多富裕呀!

    第二天刚过中午,火车就到了造纸厂储木场。

    这次更严重,厂领导要求保卫处将储木场给“戒严”了。人手不够,从分厂调来的保卫人员,持枪在外围警戒。

    长海几乎是让陈厂长给抱下来的,关心的话跟不要钱一样,就差问长海一天拉几泡屎了。

    长海把清单递给陈厂长,并且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

    陈厂长乐的都要蹦高了,赶紧安排人手卸车,还是一样,帮苏爷村里把肉给他们用卡车送了过去,并且派保卫人员押运。

    二十吨粮食,再加上他们厂食堂的配额,眼前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了,别说还有五百斤猪大油,一千五百斤白砂糖,这都能给一线的职工补充营养。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可爱的,装卸工,即使饿的眼冒金星,面对如此丰富的物资却没有一个人眼红,陈厂长当场让储木场烧热糖水给装卸工补充体力。一茶缸子白糖水就能让人们充满干劲儿。

    二货三人组交接完工作,又去回处里交了枪还有出差记录。三个人骑着摩托车回了家。

    供销社门口,依然是两个后背趴着小雪貂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