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他跑断了腿,磨破了鞋,终于联系上了几家小商铺,愿意代销我们的产品,但条件苛刻,利润微薄。阿贵回来跟我们一说,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但也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咬咬牙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让加工坊艰难地运转起来。第一批手工制作的特色农产品出炉时,虽然产量少、包装简陋,但我们每个人都视若珍宝。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盒产品,像是捧着我们全部的希望,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兄弟们,这是咱们的心血,一定要打响这第一炮!”
产品推向市场后,起初反响平平,销量少得可怜。我们站在商铺门口,眼巴巴地看着过往行人,偶尔有人驻足询问,却大多在看到价格或听闻是新品牌后摇头离去。那些日子,挫败感如影随形,每一个夜晚,我们都聚在一起,复盘当天的情况,分析问题所在。
“是不是咱们的宣传不到位?大家都不知道咱这产品好在哪。” 阿贵皱着眉头提出疑问。
阿福一拍大腿:“对呀!咱光等着人上门不行,得主动出击。我听说城里集市热闹,明天我带上些样品,去那儿吆喝吆喝,免费让人尝尝,肯定能吸引些人。”
第二天,阿福果真带着产品去了集市。他站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扯开嗓子大声叫卖:“来来来,乡亲们!尝尝咱这地道的特色农产品,用的都是山里最纯正的原料,手工精心制作,味道绝对一流,不好吃不要钱!” 一开始,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观看热闹,但阿福热情似火,见人就递上一小份样品,还绘声绘色地讲述我们加工坊背后的故事,从寻找原料的艰辛,到对抗天灾人祸的不屈。渐渐地,人群被他打动,开始有人掏钱购买,还有人竖起大拇指夸赞:“这小伙子实诚,东西看着也不错,支持你们!”
阿福这一天下来,嗓子喊哑了,人也累得快散架了,但带回来的订单让我们所有人都振奋不已。从那以后,我们如法炮制,轮流去集市、庙会等地推销,口碑慢慢传开,销量逐渐上升。加工坊终于开始盈利,虽然只是微薄的利润,但却如同黑暗中的曙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随着生意稍有起色,新的麻烦接踵而至。竞争对手察觉到了我们的潜力,开始恶意打压。他们一方面散布谣言,说我们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