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帮上忙。”
韩蕾安排好他们几人的工作,匆匆赶回了水泥厂,召集了所有的工匠召开紧急会议。
厂区内人头攒动,工匠们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任务。
韩蕾站在高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
“各位,我们又接到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一些师傅赶去北关,留下来的师傅,希望你们各司其职,认真做好这里的工作。”
她迅速将工匠们分成了五队,每队都命名为“建筑队”,并依次编号。
第一、二、三建筑队人数较多,除了工匠以外,民夫们也被平均分到了三个建筑队里。主要负责留在水泥厂附近修建水渠、马路和房屋。
韩蕾挑选了几个从清水县就一直跟过来的工匠,作为各建筑队的队长。他们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已经能够单独带领人员工作。
韩蕾还是让杨大柱作为总管,负责监督和协调这三个建筑队的工作。
杨大柱是杨启全的儿子。手艺不错,责任心强,深得众人的信任。
而且,这段时间,他跟在韩蕾身边,与韩蕾的交谈中,东一句西一句的接受了不少现代建筑管理知识。
他对韩蕾提供的现代建筑方式和思路接受得很快,并且已经对扶风县以后的发展蓝图有了自己的理解。
第四、第五建筑队人数很少,但他们的任务同样重要。
这两支队伍只有十几个能工巧匠,他们将由杨启全总管,跟随韩蕾前往北关。
北关是此次工程的关键地点,在那里直接招募当地的工匠,进一步扩充队伍。
会议结束后,韩蕾将这一片区域的规划建筑图纸交给了杨大柱。
第一、二、三建筑队的工匠们和民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重新找到自己所在的建筑队,听候队长新的任务安排。
而第四、第五建筑队的工匠则在杨启全的带领下,整理行装,准备随韩蕾启程。
第二日一早,韩蕾驾驶着急救车,载着杨启全等十几名工匠,一路向北关驶去。
虽然这些工匠在清水县和水泥厂,早已见识过不少韩蕾拿出的各种新奇玩意儿,但乘坐急救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