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赞同:“没错,也可以回顾一下过往材料研究中的失败案例,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线索。”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面临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模型也愈发复杂。腾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在纷繁的数据中梳理出关键脉络。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兴奋地对大家说:“大家看,我发现能量传输效率和采集器的分布密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联。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理论模型。”
英则以她细腻的思维,专注于模型的细节优化。她对负责模型细节的小李说:“小李,这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还需要再精确一些。虽然它对整体模型的影响看似不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偏差。”
团队成员小王好奇地问:“腾博士,英博士,我们这样一步步深入研究,您觉得距离真正实现戴森球计划还有多远呢?”
腾微笑着回答:“这很难说,小王。科学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每一次的突破都在拉近我们与目标的距离。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有希望。”
英也说道:“没错,每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人类的未来奠定基础。”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在腾和英的带领下,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向着戴森球计划的目标稳步迈进。实验室里,讨论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科学探索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