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
“颂初,对于这场风暴,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个人不介意的话,我们不妨让舆论先自由发酵一段时间。”
陈韵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江颂初更加平静。
“现在,我们需要双管齐下。”
陈韵继续说道,“一是搜集所有能够证明你清白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遗嘱的合法性证明、作品原创性的时间线对比等,这些都将是我们反击的利剑。”
“二是通过我们的渠道,以一种低调而真诚的态度,逐步释放一些正面信息。”
陈韵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比如你与养父母之间深厚的情感、你创作《月绊》的心路历程等,这些都能触动人心,软化公众的情绪,为后续的反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颂初听后表示明白,不仅是对陈韵的信任,也是对自己清白的有着坚定信念。
谣言不会止于智者,辟谣也会跑断腿,但尽管如此,她也一定会进行反击。
因为她深知流言蜚语的厉害,那些无端的指责和污蔑,足以将一个人的形象摧毁得支离破碎,甚至有的流言蜚语能够夺去人的生命。
她想起了古天荣时,那个被流言蜚语逼上绝路的女子。
她只是因为不喜欢外出就被污蔑为丑得无法见人,导致年过二十仍无人上门提亲,最终在父母的唉声叹气和众人的指指点点下,女子倍感难熬,一天众人醒来,就发现女子上吊自尽了。
这样的悲剧,让江颂初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韵姐,我完全信任你的判断,需要我配合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江颂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陈韵便继续道:“首先,你需要尽快将那份遗嘱的原件以及所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交给我。我会找最专业的律师进行鉴定,并公开结果,以正视听。”
“其次,我希望你能整理一份详尽的创作笔记,包括《月绊》的灵感来源、初稿及修改过程等。这些都能成为你原创的有力证据。”
说到这,陈韵犹豫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