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门在例行安全检查时,意外截获了一个可疑的数据传输信号。首席技术官徐海立即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深入分析。
\"这不是普通的数据泄露,\"徐海对萧天成汇报时神情凝重,\"对方使用了极其高超的加密技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专业级别的隐蔽传输。\"
初步分析显示,泄露的数据涉及公司最近的战略规划、财务报表和核心商业机密。传输的路径极其复杂,经过多重代理服务器,试图掩盖真实的源头。
萧天成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绝不是一次偶然的信息泄露,而是有预谋的商业间谍行为。
公司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信息安全追踪机制。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和法务部门联合成立特别调查小组,开始对公司内部进行地毯式排查。
首先被调查的是公司近期接触核心机密的所有员工。每一个人都需要接受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心理测试。所有涉及敏感岗位的员工,暂时被要求进行轮岗和隔离。
安全部门负责人李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调查方案:\"我们需要追踪每一个数据访问入口,重建完整的信息传输链路。\"
为此,公司动用了最先进的网络追踪技术。每一个数据包、每一次网络连接都被细致入微地分析。技术团队连续工作72小时,只为还原这个神秘的信息泄露过程。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泄密并非来自单一渠道,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性渗透。
\"对方显然对我们的内部系统了如指掌,\"徐海在分析报告中写道,\"这绝非普通的商业间谍行为,而是一次极其专业的信息战。\"
萧天成召集核心高管,商讨应对方案。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我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信息泄露,\"萧天成冷静地说,\"这是一次针对我们的预谋已久的精准打击。\"
调查很快锁定了几个可疑的内部目标。公司近期刚刚引进的几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其履历和行为轨迹开始变得可疑。
特别是公司市场部的一名副总监张明,近期的行为开始引起安全部门的注意。他频繁接触核心商业机密,却很少有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