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么?”
“他们的年不也是365天?”
陈廷宇赶紧换了个话题。
“并不是这样。”
“怎么可能一样呢?”
“‘年’这个概念最初是从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甚至在西周早期就已经出现了。”
“古人使用农历把一年划分为四个季节,每季大约90天,总计大概360天。
“而且,他们不是以日为单位计时,而是根据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将时间划分为5天一个‘候’,三个‘候’为一个‘气’,全年共有24个‘气’,这就是常说的二十四节气。”
曹教授向陈廷宇讲解着。
“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古人所谓的‘一年’要比我们的少了几天?”
陈廷宇问道。
“严格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古人并没有这种具体计算上的差异意识。”
曹教授点了点头。
“那么,一天的时间长度呢?”
“古代划分的十二时辰是不是正好等于现代的二十四小时?”
曹教授拿筷子蘸着酒在桌上画圈:\"古时候一个时辰顶现在俩钟头,那会儿可没精确到秒的钟表。现在科学测算一天其实是23小时56分4秒,而且地球越转越慢,每天其实都在变长。\"
陈廷宇眼睛突然亮起来:\"您是说古代的一天比现在更短?\"
\"可不是!\"
老教授一拍大腿,\"我们找天文所的老伙计算过,要是搁北魏那会儿,每天至少比现在少个四五分钟!\"
陈廷宇手里的花生米掉桌上。
他想起小时候穿过铜镜那次,八成是两边时间刚好重合了。
掰着指头一算:要是每天差五分钟,一年下来能差出1800分钟,整整三十天!
要是二十五年没穿过去,算下来正好攒够三十天的时差——这不就对上了!
\"难不成
\"
他盯着桌上酒渍画的时间轴,\"得等两边时间刚好对齐,才能穿过去?\"
“你最近怎么对古时候的纪年产生了兴趣?”
“我们历来研究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