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官员都是有来往的。同科的,同门的……总归是有所往来的。
他们难道不知北境大旱?
有人涨着胆子提了句谢大人曾在初夏时候亲至北境……言下之意这是谢峥的锅。谢峥没有上报。
熙和帝冷笑,立时唤了侍卫,将那人架出大殿,赏了顿板子。
“你家夫君的官职本来是没资格上大殿的。不过最近我实在红的发紫,有机会抱着龙鳞剑在大殿有个落脚之地。
所以一眼便认出那人是谁。
那人和史家是姻亲。记得我对你说过,有一阵子谢煜和姓史的走的很近。
这人便是史老大的舅舅。爬了二十年,终于能站在殿尾了。一句话就把自己送到了皇宫外,他是被侍卫抬出去的,而且当殿便被贬了几级,回去做他的小吏了。
现在他见到我都得行礼,遵声谢大人了。”
当然这仇史家是一定记到了谢峥头上。谢峥表示冤枉。
不过那种人向来是不讲道理的。
反正债多不压身,羡慕嫉妒恨他的不知道多少人,也不差姓史的一家。
宋依依明白熙和帝为何打了史盛的舅舅。
谢峥去北境的时候是初夏,现在是初秋,而且谢峥在复命时已经同熙和帝提起过,说北境今年似乎少雨。
当时还没到雨季,熙和帝自然没往心里去。虽然北境去年闹了旱灾,可在熙和帝看来也不过是小事尔尔。他统御整3个大夏,今年这里闹旱灾了,明年这里闹水患了,兴许水患还没了结,又闹起了匪患。
做为皇帝每天都都有人同他说起这样的事,听的多了熙和帝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偶尔少雨也不算什么,兴许哪天老天就降场甘霖呢。
熙和帝没预料到几乎一年时间,北境竟然滴雨未下。
这已经不仅是旱灾了,这事若是被天下人知道,是要骂他这个皇帝昏庸的。
当时谢峥提起,熙和帝没在意。
如今史盛的舅舅贸贸然提起,让熙和帝想起这一茬,不打他打谁。
当皇帝可没有自省的觉悟。
一定是下面的人没有做好,以至他这个皇帝这么迟才收到消息。
“陛下要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