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了。
“诸位,有宋老太爷坐镇,又请了数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这是私学,就是谁都能进去听讲。
这可是诏煌城独一份呢。
权贵之家都有族学,只有族中子弟能进。
可这私学可是不拘一格教人才啊。
大家帮着口口相传一番……谢二公子出银子,宋老太爷当先生……教学质量绝对有保障。
私学建在城外桃花庄。
叫‘一争’私字。一争上游,一次就高中的意思。”嘴替兄替谢峥喊着口号。
可越喊越觉得奇怪。
这一争私学……真的是一争上游吗?
不是那位宋小姐和谢二公子加在一起取了这么个讨巧的名字吧。不会吧!不能玩的这么大吧。
诸人大声应是。
表示银子事小,让天下人有学可上是大。
登时展开纸张。写告示的写告示,写帖子的写帖子。
就连闻尚书也睁只眼睛闭只眼睛假装大家在认真工作。
毕竟自家儿子走了后门,已经占下一个名额了……
拿人手软啊。
当天中午,便有告示贴到了城门旁。
私学,只有十个名额。入学前要考量文才?
切!文才好谁还去上学堂听先生讲。
学问不好的才需要找先生。
啊!先别急,后面还有呢。
私学建在宋家小姐的那个城外庄子。众人点点头,宋小姐嫁进谢家了,那庄子闲了下来,就改办私学了。
而且宋老太爷会常住庄子,坐镇私学。
什么?宋老太爷!
那位德高望重,当过帝师的宋老太爷!
不知道多少权贵们捧着银子上门拜师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宋家老太爷。
老太爷这是不拘一格的要替朝廷培养人才啊。
冲冲冲,才十个名额!不够用,完全不够用。
别说十个,就是一百个恐怕都不够啊。考量文才?那一定得考啊。
那等名师难道要千字文百家姓教起吗?
一定要教那些腹有诗书的,明年下场就能高中的啊。
“去哪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