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十分重要,鸡蛋、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成分是合成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例如酪氨酸可以参与合成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注意力等,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和专注。另外,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则要尽量避免过多食用,因为这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随后又迅速下降,导致人在进食后不久就会感到困倦、乏力,影响清醒程度。
环境刺激
- 光线调节:
光线对人体生物钟的调节有着显着作用。人体的生物钟会根据光线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节律,充足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调节因素。在白天,阳光中的蓝光成分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激素,其分泌量减少,人就会更清醒、警觉。所以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处于明亮的环境中,比如早上起床后及时拉开窗帘,让阳光充分照进房间,使身体接收到“该清醒了”的信号。要是在室内工作学习,也要确保有亮度足够的灯具,保证环境光线明亮。同时,要减少长时间待在昏暗环境里的情况,像长时间在光线很暗的房间里看手机、电视等,这样的环境容易让身体误以为是夜晚,从而进入放松、困倦的状态,不利于保持清醒。
- 温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环境对于保持清醒而言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保持在20 - 25摄氏度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来散热,这个过程会消耗人体的能量,同时也容易让人感到慵懒、困倦,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午后,人往往容易打瞌睡。而如果温度过低,人体会本能地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抵御寒冷上,比如会不自觉地瑟瑟发抖、手脚冰凉,从而分散了原本用于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注意力,也不利于保持清醒状态。只有处于舒适的温度区间内,身体才能够放松且专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让人维持较好的清醒程度。
- 声音辅助:
合适的声音能够对提高人的兴奋程度起到辅助作用。节奏明快、积极向上的音乐可以刺激大脑,使其活跃度提升,进而提高清醒程度。像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创作的一些快节奏古典音乐,其旋律优美且富有韵律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