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类似的问题,咱们就彻底断了合作,你也别想再在这行里混下去。” 老张连连点头,满脸懊悔和歉意。
与此同时,四合院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世界里,也出现了新的状况。院子里的公共水龙头,由于年久失修,最近频繁漏水。水滴不停地从水龙头的缝隙中滴落,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单调而恼人的乐曲。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使得院子里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到处都是积水。大人们走路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倒;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时,也总是溅得一身泥水。
易中海作为四合院的一大爷,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把大家召集到院子里,准备一起商量解决这个问题。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凝重。刘海中第一个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水龙头得赶紧修,再这么漏下去,这水费得多花不少呢。我看啊,就找个水管工来修修,这费用嘛,大家平摊,这样最省事。”
阎埠贵一听,立刻站起身来反对:“二大爷,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平摊不合理呀,有的人家人口多,用水自然就多;有的人家人口少,用水也少。怎么能都出一样多的钱呢?依我看,应该按用水量来分摊费用,这样才公平合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很快就争论得面红耳赤。
就在这时,秦淮茹站了出来,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声音清脆而坚定:“大家都别吵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水龙头修好,解决眼前的问题。至于费用怎么分摊,咱们可以慢慢商量。我觉得可以先统计一下各家的用水量,然后再根据这个来决定分摊比例,这样既公平,又能让大家都满意。”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大家开始行动起来。易中海凭借着自己多年的人脉,很快就联系上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水管工。秦京茹则和几个年轻的邻居一起,挨家挨户地统计用水量。在统计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当他们来到贾张氏家时,贾张氏一听要统计用水量,立刻就炸了毛:“凭啥让我们家出一样多的钱?我们家人口少,用水可没你们多。我可不同意多出钱。” 她双手叉腰,站在门口,一脸的不情愿。
秦京茹耐心地走上前去,微笑着解释道:“张奶奶,您别着急。我们不是让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