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香气袅袅,李世民坐在窗边,手捧一杯清茶,目光却时不时投向窗外繁华的街景。
他身旁站着一位年轻俊朗的士子,正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
李世民轻抿一口茶,赞叹道:“曹植的文笔可真好,尤其是他写的《洛神赋》,真是字字珠玑,句句动人。”
孟子微微一笑,点头附和:“确实如此,曹植之才,世所罕见。其《洛神赋》不仅文采斐然,更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正说着,只见王羲之缓缓走来,手中提着刚购得的文房四宝。
他听到李世民的赞叹,便接口道:“曹植的《洛神赋》确实写得好,只是笔墨之间,尚觉差了那么一点火候。不过,整体而言,已是难得之作。”
李世民闻言,不禁对王羲之投以赞许的目光:
“王先生此言甚是。曹植之才,已足以傲视群雄,若能再精进一层,想必更是无人能及。”
孟子也点头表示赞同:
“学问之道,本就无止境。曹植虽已名满天下,但仍有提升的空间。正如我们儒家所倡导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唯有不断追求,方能臻至完美。”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文学与书法,茶楼内的氛围愈发显得高雅而和谐。外面的闹市仿佛与他们无关,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世界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交流。
然而门外的秦叔宝和卫青,霍去病三人,可紧张的不得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分别保护这3位重要重量级人物。
卫青负责保护李世民,霍去病负责保护王羲之,秦叔宝负责保护孟子。
洛阳城内,一家面馆里面,只见一位男子在那里坐着,吃相难看的吃子面,此人正是沛公刘邦,旁边那位正是樊哙,他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李世民的人投一票。
樊哙说道,“老板,再来一碗\"
刘邦也说的,“再来一碗\"
“吃慢点,不急”,李世民微笑着提醒道,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在安抚两位急于表达忠诚的臣子。
刘邦闻言,放慢了手中的筷子,抬头看向李世民,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他知道,李世民不仅接纳了他,还如此体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