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步出,站在廊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眼角含笑,却不言语,只是静静感受着这股浪潮的涌动。
然而,成功的彼岸总伴随暗流涌动。
翌日,《自由之梦》的评论铺天盖地而来,称赞者有之,抨击者亦不乏其数。一些保守派学者在报纸上公开撰文,指责电影“歪曲传统文化,鼓动不良思潮”。其中以顾俊为首的保守派势力,矛头直指沈洛,甚至声称:“此等电影,毁的是国粹,误的是人心!”
顾俊的攻势迅猛,联合上海滩数家报社轮番批判,一时间风声鹤唳。
沈氏影业的会议室内,张铭吉脸色凝重:“少爷,这事不能小觑。顾家勾连保守派,如今借电影大做文章,分明是冲咱们沈家来的。”
“保守派想要什么?”沈洛斜倚在椅中,手中把玩着一枚铜钱,目光冷峻。
“无非是钳制言论,排除异己。”吴兆卿从外面走入,语气平淡,却字字直击要害。他与沈洛对视一眼,缓缓坐下,“洛少,你这次的电影,无异于踩了他们的尾巴。他们已是恼羞成怒,必会反扑。”
沈洛放下铜钱,抬眼望向吴兆卿,眼中透着锋芒:“既然他们恼了,那便再加把柴,让火烧得更旺些!”
张铭吉惊愕地抬头:“少爷的意思是——?”
“继续推广,扩大影响。”沈洛一字一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别忘了,这片子讲的是什么——自由。”他站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向上海滩川流不息的人群,“自由的声音越大,他们便越是坐立不安。而他们坐不住了,我便更有机会。”
吴兆卿微微一笑:“高,实在是高。”他看向沈洛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思,“沈二公子,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把这把火烧遍整个上海。”
接下来的几日,《自由之梦》的名声在坊间如烈火燎原,几乎传遍了整个上海滩。戏院外,观众排起长队,甚至有些地方因抢票引发了小规模冲突。与此同时,舆论的对立也愈发尖锐。
保守派愤怒,改革派欢呼,局势看似剑拔弩张,却在沈洛的掌控下稳步推进。他的策略不仅仅在于票房,而是通过这部电影,激起了整个上海滩对“自由”话题的广泛讨论。
顾俊在自己的会所里摔了茶盏,咬牙切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