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旺闻言,不由得一愣,良久之后才回过神,当即便跪倒在地,对李善长行起了大礼。
“李相于我等海商恩同再造,还请李相受沈某一拜!”
“沈某替咱们跑海的兄弟们,谢过李相了!”
沈旺是商人不假,但是出了海,他们便是海外的游子。
在大明之外,他们受了多少异族的白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李善长的这一席话,无疑是直接说到了沈旺的心坎里。
不料还没等沈旺的这个头磕下去,便听到李善长高声道:“沈员外,你要谢的不是老夫!”
沈旺不由得一愣,旋即便听到李善长意味深长的说道:“你该谢的,是陛下。”
说罢,李善长慵懒的摆了摆手。
“朝廷北伐王师挟大胜还朝,本相还有事要忙,沈员外还是请回吧。”
李善长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拿起了一旁书案上的奏疏。
无论朝堂之上如何纷争,但是对于金陵的百姓们来说,他们期待的只有大明北伐的将士。
随着集宁路大战的终结,草原上也不再需要囤积那么多的兵马。
最终兵部降下旨意,只留了李文忠部,继续留在草原清理剩下的草原部盟。
至于其余的兵马,则已然陆续返回了各自的驻地。
当这些将士们跨过长城的那一刻起,便受到了整个大明所有百姓的最高礼遇。
鼓乐之声不绝于耳。
只有随军的燕王朱棣,面色迷茫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只有朱棣知道,这场战争最大的战利品,已然被大明的商贾所篡夺了!
但是这些最多也不过是让朱棣愤慨,远远到不了让朱棣迷惘的地步。
真正让朱棣迷惘的则是,朱标给自己的信。
朱棣的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递送京师,但却被朱标原封驳回。
不仅如此,朱标还给朱棣的回了一封家书。
虽然言辞并不激烈,但显然朱标是明确反对朱棣所提出的那个设想的。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明明士大夫已然被打倒了,所谓的圣教门人声音渐熄,为什么大明的百姓,还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