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规模庞大的蓄水池罢了。
任以虚显然察觉到了朱元璋的疑惑。
“老爷子,之前咱们不是说过,一旦人读过书之后,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的话,就会影响天下安定吗”
朱元璋仍旧是一头雾水。
而任以虚却笑道:“但是一旦,这个科举这个东西用好了之后,您就不必担心,无处安放这些人,而不敢去培养人才了。”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一直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一旦朝廷推行起新政来,届时大批的娃娃读了书,朝廷没有地方安置可怎么办。
这个问题,朱元璋直到今日,都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听到任以虚的话,朱元璋顿时便是眼前一亮。
“任先生,您的意思是说,如果培养了一些无处安置的人之后,可以将其先以吏籍安置下来”
“等到天下局势变化之后,在将其放出”
“然也!”
这倒是朱元璋以前没有想到的。
大明一旦脱离自然经济之后,对于人才的需求,顷刻之间便会变得,多种多样起来。
等到那个时候,朝廷或许能够猜出些许,未来什么样的人才,是被天下所需要的。
因此便可以提前,跟各地的社学,提前培养。
一旦时机成熟,只需要稍加点拨,便可以将那些,原本在各衙门工作的书吏,放到天下各地,去施展才华。
任以虚深吸了一口气淡然道:“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降低俸禄也好,还是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也好,只要让这些人察觉到,离开衙门,自己可以得到更多。”
“他们立刻便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衙门,从而出现在天下的各个角落!”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双眸愈发明亮,在一旁激动的说道:“他们离开衙门之后,将会推动诸多的事情的发展,使天下事,事半功倍,最终全天下的百姓,都将获益”
任以虚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老爷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您现在都能看到这一点了。”
说罢,任以虚不由得给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如果是以前的话,朱元璋是万万看不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