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15章大明最为浪费人才资源(2/4)


    一旦书吏跟皂吏,有了明显的界限,这些向来善长打造鄙视链的文人,一定会快速形成一道藩篱。

    将书吏跟皂吏区分开来,这样一来,虽然读书人成了吏,但是实际上,就是把书吏纳入到了文官的范畴而已。

    届时,胥吏之害同样会出现,只不过是会换一个形式罢了。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胥吏的问题解决了,而且科举变法之后,那些落榜的读书人,也找到了出路。

    同时大明科举的变法方向,也大致清晰了起来!

    明代科举分为,大三元,跟小三元。

    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小三元之中的最后一试,院试,以及大三元中的乡试跟会试。

    而院试指的便是,由各承宣布政使司的学政衙门,组织的选拔秀才的考试。

    院士得中之后,便是秀才身份,也算是脱离了民的身份。

    而乡试仍旧由各承宣布政使司承办,只不过是要有秀才功名方能应考,乡试得中之后便是举人。

    会试则是由朝廷在京师举办,得中者称进士。

    得中进士之后,便是彻彻底底的官了。

    至于殿试,不过就是由皇帝看脸,缘定个名次罢了,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最多就是由于长得丑一点,被皇帝给把名字往后挪一挪。

    而明初之时,举人便可授官,经过堪一波操作下来。

    科举的层次,变愈发的鲜明了起来。

    秀才生员入吏籍、举人则授教谕、主簿等次职,至于进士,则照前例使用。

    小院中,任以虚咂舌道:“自宋以降,除元代以外,历朝历代,取仕唯一途,径便是科举。”

    “而朝廷每年取仕的人数,却又极为有限。”

    “那些读书人寒窗十年,最终名落孙山,必不甘心,故而只能皓首穷经的应考。”

    “这其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

    “这种情况,在宋元明清四朝里,以明朝最为突出。”

    不要单说宋、元、明、清四朝。

    纵然是将历朝历代,全都拉进来,明朝的识字率,在近代之前的历史中,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跟其他朝代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