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说,秋月,长林喊你去开会呢,你赶快去吧,一天100块钱呢。
王秋月说,妈,我今天实在不能去,我肚子疼的厉害,你去吧。
刘小英一听被吓一跳,刘小英说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吗。
王秋月说,谁知道啊,刚才还一点儿不疼呢,忽然就疼起来了,真他妈疼死了,啊——
王秋月装的非常像。
刘小英就走回王长林跟前了。
刘小英说,长林,秋月没法儿去了,肚子疼的厉害,实在没人去,我去也行。
王长林说,你别去了,我再找别人吧。
王长林这么说完就走了。
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了,王秋月两个大棚的蔬菜都长得特别好。
黄瓜西红柿茄子都长得又大又鲜,陆续的上市了。
可是今年的行情却不行。
庄稼人种的东西往往都是这样,这一年你种的又大又好产量又高,行情却不好了,这一年挺贵的,结果你又没种好。
她家的蔬菜上市的时候西红柿和茄子5毛钱一斤,而黄瓜是1块钱三斤,这个价格一个大棚能卖多少钱呀?还不够本儿呢。
不管怎么样种植了那么长时间了,还搭人力还搭财力的也得采摘下来把它们卖掉。
到了产量最高的时候,王秋月和刘晓英他俩都忙不过来。
于是又花钱雇了两个老娘们儿,一天20块钱,帮他们摘菜。
这一季收获完以后,这村儿里几家种塑料大棚的,都没卖了多少钱?
大家种这玩意儿都种够了,当初建大棚的时候,是村儿里出的地,乡政府提供的竹竿儿塑料纸等大棚用品,老百姓是谁爱种谁种,现在这几家都不种了,就把塑料大棚重新退还给村儿里了。
王长林就找了一辆挖掘机,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那么多塑料大棚全部推倒了,把这里又变成了平地。
王长林把这20多亩地承包外村的人了,每年一亩地500块钱,这也是村儿里的一项收入。
不种塑料大棚以后,王秋月和刘晓英也清闲了一些。
他们就每天照看着他们的那个养鱼池。
过了这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