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出货准备工作就此拉开帷幕。
称重的知青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秤砣,手中的勺子小心翼翼地增减着红糖的分量,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多一点,再多一点,好了,刚刚好!”
每称完一袋,便仔细核对重量,确保分毫不差。
打包的知青手法娴熟,将称好的红糖迅速倒入精美的包装袋中,然后利落地扎紧袋口,再用绳子仔细捆绑,还不忘轻轻拍实,让红糖摆放得更加紧实。
“这些袋子可得捆结实了,路上要是散开了,那可就出大问题了。”范正也过来一起帮忙,专门包装,自己忙着还不算,时不时提醒旁边的人几句。
负责检查质量的池雨微更是一丝不苟,拿起一块红糖,迎着夕阳的余晖仔细端详,查看色泽是否均匀,质地是否细腻。
随后,又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细细品味,感受那纯正的甜味在舌尖散开。
“嗯,就是这个味儿,咱们的红糖品质绝对没问题。”
在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500 斤红糖很快就准备妥当,一袋袋红糖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像一座色泽诱人的小山。
额外准备的 25 斤红糖赠品也被单独包装好。
第二天凌晨,天色还未破晓,浓稠的夜色如墨般笼罩着整个农场。
糖加工坊外,卡车引擎的轰鸣声打破清晨的宁静,司机王红军早早就来了,熟练地检查着车辆的各项状况,时不时地看看手表,等待着出发的时刻。
汪保国和范正站在一旁,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红糖,神色中既有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
虽然合同已经顺利签订,生意也谈成了,但钱还没真正到手,汪保国的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他决定亲自跟车过去,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这承载着农场希望的红糖能够安全无误地送达,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一下供销社的运作情况,为往后更加紧密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池雨微,在过去的几天为了红糖的销售忙前忙后,付出太多的心血,汪保国担心她,坚持让留在农场好好休息。
万宁县供销社此次订购的 500 斤红糖,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试销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