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握手道别。
等到人群渐渐散去,她才收拾好桌上的资料,正准备回宿舍,汪保国从后面叫住了她。
“池同志,今天辛苦你了!”农场长汪保国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语气中满是赞赏,“你的讲解非常详细,我在下面看着,其他农场的代表全都在认真做笔记,看来今天他们收获不少啊!搞不好今年大家的棉花都能有个好收成!”
池雨微谦虚地笑了笑:“场长过奖了,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分享给大家。棉花收成高,农场受益,咱们也算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汪保国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是啊,咱们南田农场能有池同志,真是一件幸事!你不仅能力强,为人还谦虚,真是难得。”
池雨微连忙摆手,语气诚恳:“哪里哪里,多亏场长和农场各位领导的信任与支持。
咱们农场能这么好,各位领导功不可没!”
作为职场“老油条”,池雨微深知这种场合该说什么话。
虽然说棉花的丰收离不开她去年的自制‘农药’,离不开这‘打顶’技术,但领导的功劳也不能忽视。
更何况,汪保国对她一直很照顾,不仅给安排了单人宿舍,后来另外修建偏房,还有自留地,允许她兼职军工厂的翻译任务,农场的工作也尽量不打扰她。
这份帮忙,池雨微一直记在心里。
汪保国听了她的话,哈哈大笑,拍了拍她的肩膀:“池同志觉悟高啊!最近你确实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以后才更有精力为农场做贡献!”
池雨微点点头,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与汪保国道别后,独自走回宿舍。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棉花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她招手。
深吸一口气,感受到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美好。
回到宿舍,池雨微拿起家里寄来的信,小心拆开。
信是父亲池立国写的,字迹工整,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
信中写道,大嫂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全家人都为此感到高兴。
池雨微读着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这是大哥池明辉的第一个孩子,她作为姑姑,自然要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