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 一百六十五章 开封供销总社(1/3)
    而在华夏这片大地,三亿四千万人口,只有一千多万在外从事各类其他行业,但也都是青壮年,有三千多万人靠着他们生活,剩余的三亿全部都是农民。

    而随着东北大开发,广袤的平原开始建立起一个个巨大的国有大农场,上千台农用机械作业,正在改变着华夏的粮食供给,华北平原上也在推行一些农用机械,让耕地变得简单,解放更多的人出来。

    盐业由国家政府掌控,在海边大规模晒盐,四川的井盐也开始大规模机械开采,使得一斤盐的价格已经减少到五元,一人一年消费十五到二十元,大大降低了百姓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

    又是一年新年,十六年积聚,各地百姓均有余粮,家中到年底也能买些新衣服,一些肉和各地到来的新东西等。

    这时也是各地商品交流的最繁忙时间,平均每人年底消费五十元,那也是将近两百亿元的市场。

    而今年,多了一些不一样,在各地县城和大的集镇,都开了一家供销合作社,是由商贸部牵头,国家与地方联合出资,实现国家、省、府、县四级供销社覆盖全国,总计三千七百多个供销社。

    一年筹备,三四个月的试运营,一直到年底才大致弄清楚各地农副产品的情况,并且开通了各地供销社贸易渠道。

    在各地的全力配合下,在年底的这个时间,充斥着当地需要以及各地特色产品的供销社正式宣传开业。

    而在开封,一家供销社也开始营业,赶在最后半个月让各地商品在华夏的国都出现,在京城打好招牌,那才好在其他地方卖。

    从江南的丝绸、刺绣、茶叶,到四川的蜀锦、茶叶、新鲜蔬菜水果等,长江的刀鱼等珍贵鱼类也坐着火车从武汉几个小时就送到开封。

    东北的人参、鹿茸等名贵山珍奇兽,沿海的海鱼虾蟹,云南的山珍野味,几乎没有什么是这个供销社没有的。

    华夏百姓供销总社,融合全国各地商品,在距离开国升旗广场不远处建立起的一栋庞大建筑。

    建筑主体钢筋水泥,辅以各地采购而来的巨大木材,三人合抱的红木也有不少,以上千名工匠参与设计建造,耗费上亿元,但是作为供销总社,又十分正常,尽管供销社的运营还在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