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293章 卖透明玻璃技术(1/3)
    这些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停下哪一个都不是陈平安愿意看到的。

    这一个个的项目,都是在给自己的未来积累能量,能不停还是不要停的好。

    虽然陈平安手里还有一部分四海商行购买布匹的货款,但那些钱只能是暂时拿出来应急几个月,终究还是要还的。

    思来想去,陈平安决定卖技术。

    卖什么技术呢?卖玻璃的制造技术。

    科学实验室那边,早就已经被玻璃的制造技术给吃透,纯透明的平板玻璃,玻璃酒具,茶具什么的,陈平安这边其实都已经能量产制造。

    但有肥皂和棉纺织两个赚钱利器在,陈平安也就没有上马玻璃项目。

    好吧,主要也是因为玻璃这玩意运输起来也麻烦,陈平安也就没搞。

    陈平安虽然嫌麻烦,但并不代表玻璃不赚钱。

    明末由西方带到大明的纯色透明玻璃器具,可都是一些价值连城的抢手货。

    好吧,纯色玻璃才值钱,不透明的玻璃不值钱。

    中国玻璃制造技术发展较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吹玻璃的技艺,可以吹制薄壁玻璃器皿。

    到了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当时玻璃制作的全过程,说明当时的玻璃制作技术有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

    但中国古代制造的玻璃的纯净度和透明度都很低,所以透明玻璃的价值才会非常的高。

    烧制无色玻璃的难点其实主要有三点。

    第一配方,烧制实用的无色玻璃需要按一定比例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充分搅拌,使各种原料充分接触,保证反应完全,这样一定比例的原料烧制出来的玻璃才会坚固耐用。

    第二,澄清与精炼技术欠缺:玻璃液中的气泡和杂质会影响透明度,需加入澄清剂并掌握精炼技术去除,当时技术有限,气泡和杂质去除效果不理想,降低了玻璃的透明度和品质。

    第三,退火处理技术落后:退火可消除玻璃内部应力,防止破裂,明代退火工艺简单,不明白退火的重要性,易使玻璃产生应力残留,导致制品在使用中很容易破裂。

    这三个难点对于陈平安来说,自然都不是什么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