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满脸感激与敬畏之色,朝着孙福生深深作揖道:“将军大恩,救黄县于水火之中,此等功绩,黄县百姓定当铭记于心,永世不忘。若不是将军率领大军神兵天降,我黄县此刻恐已生灵涂炭,沦为叛军巢穴。”
县丞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着县令的话语。
孙福生可没有功夫跟这些小角色们废话:“尔等帮忙看管俘虏,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我大军主力马上就到,这边就先交给你们了,我部还有军务在身,需得先行一步。”
孙福生交代一句,留下一个班的士兵监督打扫战场,自己则是带着8000骑兵,快马加鞭往隔壁的栖霞县而去,寻找叛军的踪迹。
崇祯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孙福生发现了在栖霞县打秋风的叛军踪迹。
栖霞县的叛军数量也是不到6000人,在人数优势、远程火力以及骑兵的机动优势下,护商队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打败了栖霞县的这支叛军。
其中杀敌2000多人,俘虏3000多人。
崇祯五年正月二十四日,护商队骑兵团又在福山县境内打溃了最后一支在外活动的叛军。
至此,除了登州府城,山东境内再也没有了叛军的踪迹。
崇祯五年正月二十五日,骑兵团押送着福山县境内的俘虏,来到登州城下。
陈平安已经率领两万大军在登州城下扎营一天多,但并没有着急攻城。
因为登州城的城防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登州城,另一部分是登州水城。
登州城和登州水城是相连在一起的。
首先是城墙连接,登州水城在登州城的北面,二者的城墙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增强了城防的稳固性,在面对外敌入侵时能够相互支援与配合。
其次是城门相通:登州水城的振扬门是其主要的陆门,通过此门可直接通往登州城,方便人员、物资的往来与流通,也利于军事调度和协同防御。
最后是水系相通,登州水城通过水闸引海入城形成小海,而小海与经过登州城的黑水河存在一定连接,一方面可调节城内水位,另一方面也为城内的生活、军事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这种紧密相连,就意味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