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深表赞同。
林羽趁机提议,以今日之会为契机,成立文化交流常设机构,定期举办活动,使文化交流更有序深入。
众人皆表支持,苏瑶迅速安排人员筹备相关事宜。
几日后,文化交流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首场公开讨论聚焦于大唐服饰文化与西域服饰风格融合。
会场内座无虚席,各方人士踊跃发言。
一位年轻裁缝展示其设计的融合大唐与西域特色服饰,既有大唐服饰端庄大气,又有西域服饰独特装饰,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但也有传统服饰工匠提出质疑,担忧此融合会破坏大唐服饰传统韵味。
双方展开激烈讨论,林羽和苏瑶在旁倾听,适时引导。
林羽道:“服饰文化亦如江河之水,需不断吸纳支流方能奔腾不息。融合非破坏,而是创新与传承。”
苏瑶亦表示:“可先小范围尝试,在保留大唐服饰精髓基础上融入西域元素,若效果佳,再行推广。”
众人听后,渐达共识。
但文化交流并非坦途。
随着交流深入,建筑风格融合又现新矛盾。
大唐传统建筑注重对称与威严,而西域建筑风格多有穹顶与尖塔,风格迥异。
一些工匠认为两者难以融合,强行结合会不伦不类;
而另一些则跃跃欲试,欲打造全新建筑样式。
林羽和苏瑶带着工匠们实地考察长安城中各类建筑,又研究西域建筑图纸与模型。
林羽提出:“可否于大唐宫殿建筑附属建筑中尝试引入西域元素,如小型穹顶亭阁作休憩之所,既能体现创新,又不破坏整体威严对称。”
苏瑶补充:“或者在西域风格建筑中融入大唐建筑雕刻工艺与色彩搭配,使其更具东方韵味。”
工匠们经反复讨论与试验,终设计出几款融合双方特色建筑方案,众人见之眼前一亮。
就在文化交流渐入正轨之时,朝廷内部却传来反对之声。
一些保守大臣认为林羽和苏瑶过于推崇外来文化,有失大唐威严,甚至弹劾他们扰乱朝纲。
林羽和苏瑶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