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 第124章 常建新的选官理论(2/3)
了谁?

    “给一些人合理的出现在统治者面前,然后由统治者根据需要,进行‘殿试’,比如询问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对治理地方的看法,挑选其中合格者,授予‘功名’。”

    “有功名者可候官,有官职空缺便让他上去做官,制定一年或者三年的考核期,如果在他为官过程中出错太多,实在不适合为官,便将他的官职撤下来,反之则证明有长期为官为民的能力,可以长期留任,择优升迁。”

    “若是完整的科举取仕,应该从县级到郡级到中央,一步步考核,每一级授予一次功名。考核过程中糊掉试卷上的姓名籍贯,让审核的人只看试卷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很大程度上防止舞弊。”

    “不过,晋阳军现在占据的四郡之地,以及治下百姓情况特殊,不可能走完整的科举之路,只能简化再简化。”

    “虽然需要简化再简化,但规则必须定下来。”

    “想做官就必须按照这个规则走,能走出来你才有做官的资格。而不是说你出身世家,有世家掌权者推举就给你官做。”

    “好了,做官的固定规则摆在这里,别人能走出来,你不能走出来,说明别人比你勤奋努力,比你聪明,你有什么资格反对?”

    “堵住了大部分人的嘴,让大部分人都服气, 最后再有晋阳军为后盾,为‘权力’基础,有功名者到了地方,自然而然也有相应的权力,谁敢不服管束,谁就是想造反!”

    “一套秩序架构就出来了,有秩序可循,社会就可以保持稳定。”

    常建新单方面说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把真正的科举制度详细说了出来,也说了晋阳军所控制的四个郡当前情况不足以施行完整的科举,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所谓的科举只不过是提供一个看上去合理,看上去人人都有机会的规则。

    盘子大,人口多,那就整复杂一些,盘子小,人口少,那就整简单一些。

    刘琨、刘绍父子茅塞顿开。

    常建新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听上去就很可行。

    正如常建新说的,现在晋阳军只控制四个郡,而且九成多的人口都集中在晋阳、河东两郡,地方小范围小,出现什么问题,能迅速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