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皇家的豪奢与精雅,让人感叹帝王家的阔绰无比。
除了物质上的丰厚供给,秦皇还亲自挑选天下名师,教导秦钰文韬武略。
从诗词歌赋到兵法谋略,从骑射箭术到治国安邦,秦钰皆学有所成,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这无疑加深了秦皇对他的偏爱之情。
在朝廷礼仪方面,秦钰亦享有极高待遇,虽不及太子之位,但许多场合下,他的排场与规格堪比储君。
每当重大庆典或节日,秦皇总会安排秦钰出席,并赋予他重要的仪式职责,令群臣瞩目。
秦钰的身份地位,使其在朝野间拥有不小的话语权。
众多官员争相巴结,希望能借其影响力获得提升。
而秦钰的能力也确实不低,他的意见往往能影响一些北秦政策走向,间接左右国家事务,虽非正式官职,实则权力惊人。
于是,他就觉得,自己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
可惜他秦钰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
要想上位,就必须扳倒皇长子,现太子秦冉才行。
秦钰开始精心布局,利用自身在朝野间的影响力,秘密集结了一批忠诚于他的大臣与贵族。
他们对秦钰的能力与抱负表示认同,愿意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
秦钰知道,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他决心已定,誓要闯出一番天地。
为了削弱现任太子秦冉的势力,秦钰展开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他利用各种机会在秦皇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忠诚,同时寻找秦冉的弱点,试图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政治斗争的硝烟弥漫在整个宫廷,两人之间的较量变得日益激烈。
秦钰深知,单纯的力量对比并非决定性因素。
他巧妙运用智谋,借助舆论、人心及外交手段,逐步蚕食秦冉的支持基础。
同时,他也加强了自己的实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有足够的力量反击。
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博弈之后,时机成熟。
半月前,一直全力支持太子秦冉的平西侯罗渊及罗家四虎,和十万罗家军在他的操作下,兵败玉门关。
秦钰瞅准机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