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凌若楠正坐在沙发看书。
罗子凌走到凌若楠身边坐下的时候,也看清了她手所拿书的封面。
“妈,居然看?”罗子凌显得很惊讶,“你还看名著?”
“妈以前还研究过红学!”凌若楠笑了笑,把那本精装放到一边。
罗子凌笑着对凌若楠说道:“爷爷也有这本书,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以前看不懂,这几年才看的明白。每次看,味道都不一样,领悟的东西也不一样。”
凌若楠也跟着笑了笑:“这是你心智、阅历在变化。十几岁时候看一本书,和三四十岁看一本书,味道肯定不一样。像一个诗人写的诗,不同时候读,不同年龄层次去感悟,不同性别的人看,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是啊,我也这么想,”罗子凌点了点头,“可笑的是,现在学甚至大学的语考试,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他阅读理解,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给你一首诗,或者几句诗,让你写作者的心境,韵意,都必须和标准答案一样,不然是错。我想不明白,出题目的人难道穿越到那个时代,问过作者了吗?”
凌若楠想不到罗子凌会在这种事情大发感情,不禁有点惊讶:“好像是深受现在的教育祸害一样。”
“以前没感受,现在感受到了,妈,你要知道,我们还有大学语课。”罗子凌无奈地摇了摇头,“刚刚前几天看到一个笑话。语填空题,问你三国时候最聪明的人是谁。我很怪,世界有最聪明的人吗?出题目的人智商真的是两百五。而且所给的答案是诸葛亮,你回答诸葛孔明或者孔明都不行,徐庶、曹操、鲁肃、周瑜更是直接给你叉叉,这在逗谁,拉低谁的智商呢?”
凌若楠很开心地笑了起来:“怎么突然间有这样的感慨了?”
“其实,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无论是考试,还是现实生活,给你一个题目,正确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看待一件事情,不同时候、不同心境下面,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这话罗子凌说的很认真。
“结论呢?”
“结论是:我今天又去了杨家老宅,我在和杨老爷子接触后,发现他对我的怨气已经少了很多。我想,说不定我能改变我们两家的敌对状态。如果这是一场考试,没必要设一个两家人必须一直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