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等人初来乍到这巴山之地,人生地不熟的,深知诸多事宜都得按规矩来,自然得先去拜见当地的地方官,也好全面了解一下此地的具体情况,像是平日里的行事准则、赋税征收、治安管理等方方面面,以及后续需要严格遵循的诸多规矩和要求,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这里的日子能够顺遂一些,不至于因为不懂当地的情况而误触了什么忌讳。
这巴山之地的地方官府里,有一位名叫陈平的官员,他在这一方土地上已经为官多年,岁月在他身上仿佛沉淀出了一种别样的气质,让人见之难忘。他生得面容和蔼,那脸庞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那笑意宛如春日里的暖阳,柔和而温暖,仿佛能轻而易举地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让人刚一见到他,心底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亲近之感,就好像面对的是一位许久未见的长辈,亲切又舒服。
平日里,他对待下属的态度那是出了名的好,从不摆什么官架子,哪怕是面对刚入职的小衙役,他也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若是哪个下属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处,比如在处理邻里纠纷时两边都不讨好,或是在下乡征税时遭遇百姓的误解,他都会停下手中的事务,仔细询问具体的情况,然后凭借自己多年的为官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尽力去帮忙解决问题。也正因如此,在官府之中,上上下下的人都对他心悦诚服,打心底里敬重他,愿意尽心竭力地辅佐他处理各项繁杂的事务,整个官府衙门在他的带领下,氛围一片和谐,做起事来也是效率颇高。
而对待百姓,他更是关怀备至,那可真是把百姓的事儿当成了自己的事儿。他时常会放下手中的公文,不顾路途的奔波,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每到一处,他都会亲切地和正在劳作的农夫们交谈,弯下腰仔细查看庄稼的长势,认真地了解庄稼的收成情况,问问百姓们生活上可有什么困难。要是遇到哪家的稻田遭了病虫害,或是遇到旱涝灾害影响了收成,他会心急如焚,赶忙组织有经验的老农一起商讨应对之策,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若是有哪家遭遇了灾荒或是疾病等变故,他更是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一方面发动当地的富户们捐粮捐款,一方面从官府的粮仓中拨出一些粮食去救济受灾的人家,确保那些陷入困境的百姓不至于饿肚子、看不起病。他还会时常去看望那些生病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