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川登陆的同时,义州海岸上也是波云诡谲,斥候之间的接触战持续增多。
一千余射击军在赵大云的带领下在此地已经活动了半个月,因为清军的入侵,当地朝鲜百姓天然的与射击军站在了一起,不站在一起也不行,射击军每天都在通过陈浩南的内海船队运来粮食或者分散朝鲜妇孺往南逃命,这些妇孺大多会被送往南部的朝鲜地界让他们自己去投亲或者让当地朝鲜官府自己负责,反正就是喂饱了就放在济州岛或者南部沿海城市附近剩下的也不再过问,而愿意投效临清军的,不仅给口粮还给安家银,家属也会被妥善安置到海岛上,明着说这是保护,其实也是一种要挟,这种带着家属投效的朝鲜人会被委以重任,识字的担任行政官僚,不识字的也会被安排成小旗或者总旗把基层管理给充实起来。
所以当地的青壮朝鲜人只能跟在射击军这边协助修造营垒和运输物资,稍微有点气力的渔民和猎人也被重新武装,在射击军中充当辅兵的作用。
当然,由于语言不通,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战斗机会,就是充当向导和战场气氛组,拿着弓箭或者朝鲜官府的小口径火铳壮壮声势。
睿科的命令被严格的执行了,七百余满洲镶黄旗大军拉扯着两千汉军和尚可义的投降水师从北向南来了一次大范围的沿海进军,至崇祯九年元月十七日,连续打破数个射击军的小渔村,这些小渔村都是在大小码头附近的居民点,在这寒冷的冬天,大军不能在外久呆,只能是依托这些渔村进行修整。
赵大云早就对小渔村进行了规划,拆除了较小的渔村和离海较远的渔村,把稀缺的建筑材料拿到核心防御渔村进行加固,那些废弃的小渔村只是留下一些斥候打游击,一旦清军小队前来就防烟呼唤,然后射击军百人队就会坐着大小平底船前来支援,若是清军大举来攻就直接把人从海边撤走,前往核心渔村进行固守,然后陈浩南的内海船队寻机拉人上岸偷袭。
这样的战斗方式在朝鲜西海岸到处上演,义州因为是咽喉要地,所以射击军配置的较多。
这样的袭扰作战,让清军上下很是头疼,被迫强攻了一处核心渔村,那渔村虽然简陋,但是在善于防御作战的临清军手中就成了血肉磨坊,燧发火铳、酒精燃烧瓶、大口径火铳和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