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红衫军 > 第349章 渡河(2/3)
过去就不好说了,所以该使钱的时候还是要出钱。

    这也就是张元彪能这么阔错的一路撒钱,换成别的卫所的队伍,出来打仗都是赔钱的买卖,根本就不会花钱,所以队伍往往在县城外边蹲着不动,以期获得更多的食物。

    哎,明朝勤王的队伍,从南方走到北方,即便是依靠着大运河都能走一年,各位看官信不信?

    此时的黄河天险也是凶险万分,因为大明嘉靖年间的改道,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虽然万历年间治水能人潘季驯在此兴修水利,极大的缓解了黄河的危害,但是黄河的泥沙含量太大了,河床逐年升高带来的洪涝把周遭的天地搞得盐碱化严重,所以沿着黄河的数个州府很是穷苦,这砀山也是如此。

    好在现在的时节还不是黄河的汛期,水流量较小,只消得用小船慢慢输送,还是可以在二日内完成输送,只是大车不能装载上船,只能让军士把武器和盔甲都搬运到船上分拨运输,这样的效率也就让大家都闲了下来。

    张元彪也是趁着这个时机,带着亲卫在黄河两岸走动,找老船家了解水文与洪涝消息,汇集成册,将来是要放到军官会议室供人查阅的,而且这河里用的船也不像海船一般,多是些平底的小船,所载也不是很多,至于那一次能携带数人的渔船,张元彪更是看也不看,那样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走,无异于往大海里扔个树叶,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所以军队全部都在大船上运送,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上午的时候,一个小船载着十余人从南岸往北,行驶到了河中间被暗流掀翻,十余人纷纷落水,哪怕是会游泳也是不可能在黄河之中全身而退,只能哭嚎着被河水卷走。这样的情况在此地司空见惯,毫不让人意外、

    纤夫在黄河两岸喊着号子,拉扯着大船靠岸,这些辛劳的纤夫都是附近村寨的百姓,他们有这样的赋役来此拉船,递运所逢到干活就会派手下的弓手兵丁前去捉人来干活,往往是听到风声那些青壮就会跑的到处都是,村子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次纤夫中也有不少的女人,她们麻木地在两岸拉纤,让人看了也不禁汗颜。

    “这些人真是无耻至极。”郭峰站在张元彪身边说:“把女人都给抓过来拉纤,我看那边的小家伙,也不过十余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