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临清军的读书人,都是极为优秀的,且再此历练,我还会安排一些大儒授课,想要科举那是全力支持,军师祭酒汤敏也是要参加科举的。”
“大人,我不打算参加科举了。”汤敏摇头道:“学的那些八股文章与当官又是两种事情,现在每日劳心于港口建设与登莱二地屯兵,足以发挥我的才智,再去考那八股文章,反而与我心中的观念不符。”
几个人听到这些话,也不知道该说啥,单说这薪资待遇,让汤敏再回去当个穷书生参加科举然后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熬出头,眼前的利益和权力足以让人迷失方向了。
不都是当官吗?不都是要拿钱吗?眼下汤敏就是这边的土皇帝,只要他愿意,数百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变,这种掌握别人生死的权力是很有诱惑性的,一旦沾染到,就再也戒不掉了。
对于这样的说辞,张元彪也是意料之中,这样坚定的汤敏也是张元彪想要的结果,毕竟再重新培养一个这种级别的文官,除非从大明官僚里边挖墙脚,否则很难再得到这样的人才,尤其是汤敏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忠诚度要比那些大明官僚强了不知多少。
“汤敏兄弟。”张元彪感慨地说:“你的心意我已知晓,这军师祭酒的官职就给张锋吧,你现在就是我临清军东部地区的指挥使,这青州以东的政务大事都归你管辖,再给你授一个临清军千户的虚衔。好好在这边做,临清军正是用人之际,而大明朝正是危难之时,希望你能够担起重责,带着这边的弟兄更进一步。”
此言一出,四下都是哗然。
这是临清军内部第一次放出这样的大赏,已经不是说给多少钱的事,给了权力还给塞了一个临清军千户的军衔,要知道现在临清军的主要将领,也不过是个千户的军衔,且不论是实是虚有没有兵带,但这不吝厚赐,已经是“君以国士待我”。
接下来就是对其余人的一番接见与安抚,无非就是画大饼,张元彪也是门清,在此不多加赘述。
一行人在汇报完工作后,就开始去军港参观。
冬季的军港里边寒风阵阵,这里是海边,湿冷的海风比内陆更让人难受,这些人流着鼻涕在海边的栈道上观看这些武装福船。
因为水师这样的军队,临清军里边没有什么人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