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忙着材米油盐的好丈夫好儿子,到那时候,这些有工作和家庭的男人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战士。”
史家兄弟那是点头如捣蒜,他们已经是张元彪兖州建筑材料商行的执行人了,下一步在兖州铁场附近,还要开设新的水泥厂和预制板厂,就连砖窑也要再开几个,当然,这里边还是少不了大资本家的俱乐部——临清商会的支持,张元彪对于体制化的计划经济缺乏信心,还是靠着市场经济那一套搞竞争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的兴盛不衰。
新式的房屋外观喜人,新规划的小院子也是喜人,短短三天的时间,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卖出了,收获了大量的银钱。
第一期的建设随即展开,新招募的一群建筑工人被拉到那一片的空地上开始清扫地面,几个张元彪亲自调教的新一代技术员拿着棉线和白灰在地上分割着位置,这里边有的地方要要清理,有的地方要抬高,更多的地方则是需要人把碎石给清除。
随着巨大的混凝土地面铺设完毕,工人们开始按照张元彪给的尺寸在这边用模具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板,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铺设油毡布,然后用模具框好,倒入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石子,然后加入一些较为柔韧的铁条,再浇筑混凝土直至注满模具,接下来就是等待混凝土凝固即可拆下模具安排人搬走。
其实这个时代的钢铁产量低,张元彪也觉得这产量不足以完成眼下的建筑,于是经过良心挣扎后,推出了一个牛逼的设计——竹筋混凝土。
说人话就是用竹子代替混凝土中的钢筋,之前的很多痛斥奸商设计时,说他们用毛竹代替混凝土,但是这样的行为是有据可查的,只是咱们国家在建国后的1957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在“关于暂时停止采用竹筋混凝土的通知”中提出“暂时停止推广使用竹筋混凝土制作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有这样的使用。
毛竹比一般的木材拉压强度提高约二倍,且竹子弹性好弯而不折,抗拉强度基本接近q235钢材水平,关键是密度仅有钢材的十分之一,是缺乏钢筋时代的最佳替代物,只要稍微注意些,选材注意杀青驱虫和收拾,做出来的竹子混凝土坚持个二十年是没啥问题,就是严格要求一下买平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