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红衫军 > 第295章 读邸报(2/3)
幕僚都是喜形于色。

    “这是咱们研究邸报之后第几次平定西北民乱?”张元彪问。

    “这是第三次。”林风说:“前两次也说过。”

    “看你们高兴的。”张元彪说道:“你们觉得这叛乱会结束吗?”

    “大人,这洪承畴是个干事的人,以前在邸报上也见过这个人。”汤敏说:“这次又有招抚的叛军首领,官军在西北的声势更大了,这次应该能结束了吧。”

    “西北的民乱根本是天灾,天灾是不下雨,那边干旱没有收成,老百姓吃不上饭自然会铤而走险,否则只能被活活饿死,那是赈灾不利,邸报上一直也没听到免税和赈灾的事,也没有听说过那边下雨了,反倒是围剿一次又一次成功,这就很可疑了。”张元彪说:“你们大部分人来自登州和莱州,也见过了那边的惨状,不管是官军还是叛军,只要一过境,老百姓就是个什么样的惨状想必也是有所耳闻,若是三天吃不上饭,什么道德文章和律法森森,都没有一个馒头来得实在,叛军在登州招募民壮,就是抬着一大筐馒头,这馒头发完了,队伍也就拉扯出来了。”

    人人都不吭声了,张元彪又说道:“西北之乱不会就此完结,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那边的人,叛乱就不会停下来,所以你们明日下午,就在一起扮演一下当地的官吏,寻找方法如何去解决当地的困局,而且还要加入上官的催税和路过军队的催粮,想想就会很有压力的。”

    这样的模拟大多是张元彪临时布置下去的,一边听邸报一边布置下去,让这些幕僚们自己去推演。时间不多,然后总结出来一个文书递上来给张元彪看,基本上批示完了之后,这些幕僚就会总结出来一个应对方法存放起来,不管是幼稚可笑还是有效,这些文件最后要拿给明帝国的老练官僚去看看实用性,再把负责编撰的人喊到一起总结最后的应对方案。

    当然,现在没有明帝国的老练官僚在东明港,现在就等着带回临清后拿给胥吏世家的钱良看看,这个老家伙在基层干了一辈子,对于上官的政策很有应对的技巧,他觉得行的事多半都能办,他若是觉得不可操作,就会和大多数的基层官吏一般从中取巧,一个事就能办出多种花样,当真是“官字两个口”。

    就比如第一条的修路和挖掘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