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红衫军 > 第224章 燧发火铳量产(2/3)
是六折的商品。不过,整个火铳生产的关键就在于铳身的打造,其余的花费都是零碎,张元彪也没多想,就先订造了一千门。

    铁器公司的负责人完全同意,因为他们有决心去把这件事做好,按照他们的说法是每月能达到两百杆的产量,区区半年的时间就能完工,但是张元彪哪里敢等,这些半成品送过来之后还要进行组装与试射,形成战斗力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就当即表示愿意增加全部货款的二成作为加急款项,让他们铁器公司抓紧生产,铁器公司的负责人再次同意,双方拟定好契约之后,大明朝第一次政府军向私人作坊采购武器,以及大明第一次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就开始了。

    张元彪没想到的是,这些临清商会的铁器公司在得到这笔订单之后,就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水力镗床和水利冲压机,又调集了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一起研究出来了更高效的钻刀,更是奢侈的采用了大量的植物油与动物油脂配合钻孔,活生生向张元彪展示了什么叫订单催生生产技术的提高。

    后知后觉的张元彪得到消息后还专门去了临清铁器公司观看,不仅仅是那些锻造机械,还有那临时招募过来的一百多个周围城市铁匠,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每日烧掉的木炭就要数千斤,一个个火铳的铳身都是按照着张元彪给的尺寸钻孔打磨,让张元彪都想把自己的铁器所解散了完全把生产承包给临清商会去做。

    当然这都是后话,谈完火铳生产的大事之后,张元彪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扩军备战,临清地界上的百姓较为富足,又普遍耻于当军吃粮,那些本地的地痞流氓虽然也被吸纳进入了临清军,但是这些人没啥特别的积极性,打起仗来士气没办法和“老兄弟”们相比,实在是没有好办法的张元彪又想到了“买卖人口”。

    于是张元彪走到了朱大志家,看着朱大志那家伙炫耀似地把一匹纯白的马匹放在家门口,就知道这家伙这个时候在城里的家中,就带着人去砸门。管家看到是财神爷张大人,也是十分欢喜地把人引入内堂,就看见朱大志坐在前厅写毛笔字,身边还站着几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大概就是朱大志常说的临清文坛的青年才俊吧。

    “张贤弟,你来的正好。”朱大志热络地给张元彪介绍着临清城中的青年才俊,张元彪也一一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