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红衫军 > 第169章 大车(2/3)
实没有啥参考性,于是张元彪就退而求其次,要求木匠队与铁匠队按照这个样车的大小生产小一些的四车,尽可能地按照一个标准去生产,这样出现损失以后也可以在野地中实行更换零件。

    小一号成品出来已经是十天后的事了,小一点的四轮车出来后就拿去做了通过性尝试,这样的车可以在两匹骡子的牵引下拉六百斤货物与一个驾驶员在官道上小跑,但是到了野地就会变得如蜗牛一般前进,又试了试增加重量,换成两个牛拉动在官道上就是可以承载一千斤的货物,多了就吃不消了,最让张元彪欣喜的是这个四轮马车的耐用程度还是比较好,只要不停的上些油脂,对于底座硬木的磨损也不是很大。

    虽然各方面表现还是不错,但是大家也没惊喜,因为这就是一辆平淡无奇的四车,若是有些新奇的话,也就是外形与明朝末年流行的两车有些不同。

    胡八一对于这辆大车的成本表示有些意见,因为他觉得两个轮子就已经是可以胜任了,多了一对轮子只是增加了生产和维护成本,好几次只言这样的大车其余部位也没啥特别的地方,但是这两根沉重的车轴是熟铁打制,他开玩笑的说,盗贼以后会盯着这个车,他们的目标绝对不是车上的物资,而是这两个硕大的铁质车轴,因为这个时代的铁还是很值钱的。

    张元彪当然知道当然知道以现在的锻造水平,虽然自己苦心研究的炼铁技术有一些小小的突破,但是这样的突破对于小门小户那种铁匠铺也没什么竞争优势,人家无非就是多费点人工就是了,而这个时代只要能给人吃饱饭免费的劳动力也是一抓一大把。而自己建立起来的炉子就花了不少钱,打算培养产业工人也要不停的支出费用。现在的铁匠队都是存粹的支出项目,完全就没有实质性的收益。兴建一个大型的炼铁厂势在必行,只是临清千户所的附近都是大平原,没有煤铁的生产,好在根据商户们说的煤铁产地,济宁州那边倒是有不少的煤铁,所辖位于青州左卫,等朱大志回来了就带些钱财前往那边进行投资,青州左卫的几个千户可是拿过首级,应该好说话。

    想到这里张元彪也不再苦恼,就安排陈浩南多多采购铁矿石进行冶炼研究,就等着到时候去济宁州那边开设炼铁厂,只要能有了大量的钢铁产出,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以后会有大量